当前位置:首页 > 形象造型(形象造型设计) >

形象造型(形象造型设计)

来源 花样翻新网
2024-06-28 15:02:4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形象造型,以及形象造型设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个人形象照怎么摆poss

个人形象照怎么摆poss

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两者如成直线,难免有呆板之感。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镜头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向右转一些,照片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被摄者眼睛正视镜头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有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无论是拍坐姿或站姿,千万不要让其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有僵硬、机械之感。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直一曲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3、尽量让体型曲线分明。对于女性被摄者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外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站立的的那条腿,臂部要转过来,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曲线,尽量显示其高耸和丰硕感。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以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

4、坐姿忌陷。表现被摄者坐姿时,不要让其象平常一样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如果这样,她的大腿就会呈现休息的状态,以至于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腿部显得粗苯。正确的做法是让其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以避免肩垂肚凸的现象。

5、镜头宜远不宜近。一般来说,拍人像照,距离远些总比近些好。因为当镜头(尤其是短焦距的镜头)离被摄者很近时,会出现畸变现象。因此,摄影时应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并让镜头和被摄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实践我们知道,若是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人物头像,最佳距离应在6---8英尺(1.8~2.4米)之间;拍胸像则应在8---9(2.4~2.7米)英尺之间;拍全身像,以13---22英尺(3.9~6.6米)之间为宜。

6、表现好手姿。被摄者的手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大,但若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拍摄时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其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如手叉腰或放到口袋里时,要露处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

?

内部动作:专业模特儿有个绝招:舌头顶着上颚前牙齿的背面,可令嘴部和脸下部更好看。

深情流露:在眼神中流露感情,可使照片看来充满深情。想象正在笑着倾听爱人诉说衷肠,千万别双目无神。

缩小鼻子:把头部稍向上仰,鼻子看起来会显得较小。

沉默是美:不要说话,以免影响嘴部美感。

心理催眠:想象自己是最漂亮的人,不要老担心自己样子不好看,一定要神情放松,充满自信。

保持稳重:微笑是最上镜的表情,但不可大笑,以免双眼周的细纹明显,失了仪态。

站姿讲究:自然的站直、挺直腰背,那么长腿、臀部曲线自然会出来,表情也会随着神采奕奕。

拿件道具:早年王菲在红馆做一场演唱会,那场演出的歌声一流,但总让觉得有些单调,就是因为他们给不 太爱表现的王菲戴了耳麦,手上没有了麦克风,天后也无奈了。所以你在拍照时如果不知道手往哪儿放,就拿件道具,比如书、杯子或镜子。

明星上相秘技

拍照几乎成为明星职业的一部分,因此他们让自己“上相”的技术也是专业级的。

● 利用眉胶

Charlize Theron共事的化妆师Anastasia使用眉胶来修饰眉毛,它的质地有点类似发蜡,抹上后会使眉毛看起来立即变得更浓密。

● 用热水浸化妆绵

大多化妆师都用微湿的海绵来上底妆,它可以同时吸收液体和霜状分子,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但Nicole Richie的化妆师Efrat用温水浸泡化妆绵,浸湿海绵的水越热,粉底就越容易抹均匀,并且粉底在短时间内并不干透,不需彩妆的普通人在这时拍照效果最好!

● 吹风机加热面膜

很多明星拍照上妆前都会先敷面膜,Anne Hathaway的化妆师Efr会用吹风机先加热面膜再使用:“这样感觉好极了,而且产生的热量也能帮助精华进入到肌肤的深层”。

● 让刷子先“湿身”

究竟明星们是如何塑造轮廓鲜明又极富立体感的眼妆,但妆容却显得透明干净呢?“在蘸粉之前,请先蘸湿你的刷子。”Pat McGrath说,她就是为明星和名模这么做的,“不过越接近上妆时间,透明感越好,所以最好定妆后立即拍照。拍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卸妆重来一次。水是没 办法后补进去的。”

● “三合油”伪造完美皮肤

Paris Hilton在和Stila的彩妆师Sarah Lucero合作时曾经体验过这样的“混合粉底”——“专业化妆师们通常在一滴粉底液中混入润肤乳和亮粉霜。”Stila彩妆师Sarah Lucero说,她给Paris Hilton用的就是这种特制的混合粉底。其实你在拍照前自己也可以做到,如果你拥有不错的皮肤,可以选择粉色的亮粉霜。如果你的肤色暗沉不均,你可以选 择金色的。

● 不能捅破“窗户纸”

相机的闪光灯不能使皮肤变得透明,但能使它特别“油亮”,这就是说明星们拍照时必须要上很多蜜粉来保持脸部的粉嫩状态。为防止蜜粉过厚过重,化妆师们在脸上先盖上薄薄一层纸巾,然后透过它上蜜粉。这层纸巾能滤掉多余的粉而使每次上粉后都分外轻薄。

●眼线笔减震法

很多好莱坞明星的御用化妆师们流传这样一个简单的完美眼线“减震法”:画清晰、准确的眼线时都会用橡皮条包住眼线笔,这样可以防止手指打滑,增加对笔的操控力。

拍摄立可拍和大头贴秘诀

1.脸颊尽量呈45度或65度微侧面,如此脸蛋看起来会更小,轮廓更明显。

2.表情尽可能自然可爱,但不要僵硬,笑时眼睛最好微微目米眼,笑得太夸张的话会出现鱼尾纹喔。要注意嘴角上扬,露齿不露齿皆OK。

3.姿态可以夸张,但是注意不要出框或遮住身旁的朋友。

4.最好微缩脖子,然后往上看,如此眼睛会更加大而有神。(注:我们推荐远距离拍照时要伸长脖子尽显高雅)

5.拍大头贴要注意框线,否则容易拍出半脸照或半只手的照片喔。

人像摄影的美姿造型是商业人像摄影所特有的。商业人像摄影的受众是顾客,由于大多数顾客都希望拍出的照片把自己表现得漂亮一些,这就需要摄影师充分利用拍摄角度、道具环境、灯光造型等手段去美化顾客。在商业人像摄影中人物的美姿造型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

一、顾客的气质类型

一个人的气质是经历、素养、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摄影师在看到顾客并与之接触后,对顾客的气质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分类,比如有的顾客活泼开朗,有的 顾客文静端庄,有的顾客高贵典雅等等。如为文静端庄的顾,客设计时,要使面部表情含绪微妙,四肢和身体的体块的变化不大,人物的姿态造型应是静态的。

二、顾客的外部特征

人像摄影中一般重点注意面部特征和人物体型特征,不同的面部特征顾客的美姿造型不同,一般我们拍摄的顾客都或多或少存在面部长相的缺,陷和体型的不完美,对此,美姿造型应有所不同。:

1、前额突出:拍摄时应请被摄者下颏上倾。或者设计被摄者的手、头发等掩饰前额。

2、胖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对着镜头。拍正面人像,忌使用大平光。

3、瘦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面部正对镜头,用大平光、低光位。在取景框中看不要使人物面部颧骨或腮帮轮廊突出。

4、鼻形不正: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或侧面对着镜头。避面正面拍摄。

5、高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面对镜头,用平光位,柔性光。

6、凹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对镜头,用顺光位,最好在人物鼻粱上产生高光。

7、秃头:拍摄时让被摄者戴上帽子或假发,不要使顾客摆弯腰、头顶正对镜头的动作。

8、双下巴:无论胖瘦,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拍摄时请被摄者下巴向前伸、拉长下巴肌肉,就不会挤在一起。还可以采用高机位拍摄。

9、两眼大小不一:当有明显的大小眼时,可由造型师通过贴假双眼皮的办法解决,也可以请顾客拍照时将小眼睁大或者让眼睛转看不同的地方,还可以让被摄者的小眼靠近镜头,利用近太远小的透视变化修饰被摄者。

10、凸眼睛:拍摄时可以拍正面人像,用平柔的光线顺光投向被摄者。

11、面部一侧有斑痕:让被摄者有斑痕的一侧背向照相机或者用头发、手、饰物掩盖。

12、扇风耳:用头发、手、头饰掩盖,让靠近相机一侧的耳朵处在阴影之中。不宜拍正面人像。

13、对眼:尽量不拍正面平视,让顾客左右上下转动寻找最合适的角度拍摄。

14、体形矮胖:让被摄者穿暗深色衣服,用暗深色背景、道具拍摄。

15、两腿稍短:拍摄时让被摄者穿统一色调的服装,机位偏低拍摄。

16、手臂太粗:用服饰修饰改善。拍照时手臂离开身体,不要挤压手臂,用饰物遮掩手指,减少手臂在画面中所占面积。

17、小腹突出:拍摄时让顾客挺胸收腹,并可用手势或拿花等方式来作改善。

18、两人合影胖瘦距离太大:让较瘦的一方靠近相机,将另一方遮挡一部分或者转动角度使较胖者显瘦。

19、两腿太租:让被摄者穿长裙或用道具、饰物掩饰。

20、手形不美:转动手的角度,选择美的角度拍,如果没有理想角度可采取戴手套,用饰物掩饰等方法拍摄。

三、被摄者的姿势、仪态

1、站姿人像:站姿是人像摄影最常见的姿态之一,站姿人像能够充分展示人物体型线条,美姿自由度大、姿势多。在摆拍站姿人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被摄者的一条腿站直,另一条腿自由交叉或稍稍抬起,站直的一条腿不要弯曲,抬起的一只腿保持身体平恒。摆好腿脚是摆好上面身体部分的前提。B、被摄者 的头部、胸部、臀部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让身体主线形成曲线或S线。C、头部、胸部、臀部形成的体块的平面一般不应在一个平面内。如:胸部体块正向时,面 部要侧面,又如:胸部侧向时臀部转正向正面。D、一般摆站姿都要求从脚下摆起。:

2、坐姿人像:坐姿人像相对站姿人像局限性大一些,但坐姿能形成优美的曲线,还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紧张心理。坐姿以与相机成45度斜向坐姿为 基准,分成斜侧向坐姿、背向坐姿与侧背向坐姿三种。而以上下身躯干所形成的角度来区分,则可分为直角坐...

这仅仅是说你要摆的姿势,拍出好的照片,主要还是摄影师本身敏锐的洞察力和感觉,通过要得到的主题,合理控制景深,是会有好的效果的。如果重点突出人物还是拍3/4身,并且头顶留白要小,身体的位置在照片宽度的1/3或2/3处,虚化背景,会有不错的效果。个人的见解,可以试一下。

动漫人物设计的动漫形象的造型方法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动漫设计”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tagid=304zdhhr-11y17r-755672985637321404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

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zdhhr-11y17r-755672985637321404

在“动漫设计”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

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鲁迅小说艺术形象的造型特色及其成因

内容提要 鲁迅小说形象具有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征,这一点被许多评论者所忽略。而这一特征却是构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的重要因素。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点的形成与鲁迅浓烈的黑白木刻情结密切相关。黑白木刻情结产生自鲁迅全部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

长期以来,无数的专家学者对鲁迅小说艺术形象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总结了许多的特点。但是,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那便是鲁迅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分明地带着浓郁的黑白木刻的神韵。读鲁迅的小说,眼前会显现黑白对比分明,线条清晰有力,注重勾勒而淡于敷彩的造型简括的形象,如同鲁迅先生刻画祥林嫂最后形象时所说的———仿佛是木刻似的。黑白木刻似的造型效果构成着鲁迅所塑造的小说形象系列的显著特色,形成着鲁迅小说形象特有的风格。

在赞誉鲁迅艺术手法高明时,人们常断言他是高明的画家,这是不错的。鲁迅原本就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美术鉴赏家、收藏家、理论家,而且自己也能画几笔。问题是这个高明的画家在以文字为笔墨描绘形象时具备什么特点呢?换句话说,他是以什么画种,什么方式来塑造形象的呢?我们只要对绘画稍加了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鲁迅是一位黑白木刻大师,那些入木三分的小说形象就是大师以犀利的文笔为雕刀刻画出来的黑白木刻作品。

绘画艺术最基本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但是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彩与线条的运用比起一般的绘画具有显著的特点。在色彩方面,它抛开一切有彩色,只选择最单纯的黑白二色,利用黑与白强烈的明暗对比衬托或黑与白的协调过渡来暗示大千世界的缤纷色彩;在线条的运用方面,它以刀为笔刻出的富有金石之味的各种粗线、细线、直线、曲线来勾勒形象,建构既抽象又具有表现力的空间。这种表现方式使黑白木刻不以模拟周围世界为能事,而将表现艺术家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与思考为己任,以简洁、概括、富有张力的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启迪人们无穷的回味与想象。正是在这些特点上,鲁迅的小说形象与黑白木刻有着异曲同工之美。“刻画”二字用来解说鲁迅对小说形象的塑造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有学者在分析鲁迅塑造的文学形象的艺术特色时候,提出了“色彩美”,认为鲁迅在艺术创作中以色彩铺陈弥补白描技法的局限,并认为鲁迅的艺术追求是用特定的色彩词准确地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造成人们的美感愉悦,并列举了一些例子。的确,鲁迅小说中有时会出现某些特定的色彩词,像《故乡》、《社戏》等作品的局部还以重彩敷衍出了色彩斑斓的场景。但是,统观鲁迅全部小说却只得到这样的印象:作为艺术大师,鲁迅利用颜色塑造形象时,最擅长而且最成功的是对黑与白的调度和运用,他那摄入魂魄的艺术世界是由自然界最单纯却又蕴着最丰富内涵的黑与白对比调和而成。

在鲁迅的小说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风波》、《伤逝》、《孤独者》、《药》、《铸剑》等作品最为人称道,其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可以说这些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以及他们活动的背景,几乎全由黑白二色构成。《狂人日记》作为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重轻。小说通过“狂人”的独特感知描绘出一幅“吃人”社会的时代画面,阴冷的世界溢出如磐的黑暗与邪恶。小说正文的一开头便突兀地来了一句“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这是令人叫绝的一笔,现实世界的一切在很好的月光笼罩之下消褪了原有的色彩,变成了黑、白以及黑白调和而成的灰。作者借助月光抢先渲染了一种惨淡诡秘的氛围,这是狂人特有的视觉心理感受,也是作者基于自己对那个世界深切的感知和理解而作的色彩归纳。整篇小说就沉浸在这样一种色调之中:基调是黑,“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活动于其中的人物的脸色也一概是青的、铁青的,真的是黑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片漆黑的基调之上又醒目地跳着白,除了有使黑暗更加阴晦凄厉的惨淡月光,还有“白厉厉地排着”的“吃人”的家伙的牙齿,“白而且硬”的黄鱼的眼睛。漆黑的背景上,这些白的面积极小,却因对比强烈而特别的 *** ,令人触目惊心。黑白对比产生的强烈的表情性,使小说在对黑暗社会的吃人特质的深刻揭示方面产生了独特的效果。

与《狂人日记》相比,小说《药》涉及的色彩较丰富一些。有兵卒号衣上镶边的暗红,丁字街头破匾上的金,荷叶的碧绿,人血馒头的鲜红,破灯笼的红红白白以及人物绰号“红眼睛”的红等等。这些色彩词的出现,有的是叙述的需要,有的是小点缀,有的则是画龙时所点之睛。你看,黑暗中“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的描写,有多么强的视觉震撼力,如同重音敲击人们的心灵,让人在颤栗中深思。但是,多种色彩词的出现并没有使《药》成为重彩画,《药》的整个色调仍是黑与白。小说从“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这样黑沉沉的情景开始,在一个分外寒冷,天明未久的清明时节昏暗的墓地中结束,建构了天地昏暗,黑得令人窒息的时空框架,各色人物就如鬼魅似的活动在这阴森森的背景中,有如在活的地狱里。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鲁迅的小说的色彩基调是黑与白,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子君、魏连殳、眉间尺等,都是从黑白背景中凸现出的黑白分明的艺术形象。子君在涓生的回忆里永远是“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那个魏连殳,“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尽管死后被装裹了带着金闪闪肩章,嵌着很宽红条的的黄军衣,然而,骨瘦如柴灰黑的脸衬在白色的孝帷之中是那样的阴沉,是一个永远的阴影似的孤独者。

黑白木刻版画除了对黑白关系精心构思调度,对线的运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只有那刻出的各种线才可能实现强烈的黑白效果,才有充满意味的形象。木刻的线,有着其它绘画作品所不具备的力度。用雕刀在木料上刻出的线没有以毛笔画出的线条的流畅却有顿挫转折的金石之味,所构造之形洗练简括,形式感和表现性极强,具有与一般绘画不同的张力。鲁迅深谙黑白木刻之三昧,在刻画人物时他运笔如刀,放刀直干,充分张扬线的造型能力,所造形象简洁明了,颇具黑白木刻运线之力之美。

鲁迅谈及小说创作时认为应该用“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运线造型。鲁迅很懂得线的艺术魅力。在他的小说创作中鲜明地显现着对线的表现力的把握与运用。他笔下的形象都如同是简笔勾勒出来后又用刀刻出来的,勾勒准确传神,刀法凝重老到。大名鼎鼎的阿Q,其形貌只用了极少的几笔,“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还有常常被人揪住的“黄辫子”,就是这么寥寥几笔,阿Q的基本轮廓就地凸现了出来,随着作者给他的各种“行、状”,这一轮廓有了生命,活动了起来,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表现阿Q的“行、状”时,鲁迅也充分调动了线的表现力。阿Q“中兴”回到未庄,“腰间还挂着一个大褡裢,沉甸甸的将裤带坠成了很弯很弯的弧线”,这条弧线将阿Q的洋洋得意之态跃然纸上。其实,单单就鲁迅先生给阿Q起的名字已足以令人叫绝了,一个椭圆形与一条小曲线构成的Q,不正是人物最传神的写照吗?

孔乙己的形象刻画鲁迅是多花了些笔墨的,但形象的基本特点仍是几笔勾勒而成。“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就是这样一个青白脸色又穿着脏乎乎的长衫的高个子,偏站在酒店曲尺形的大柜台外边喝酒。当这个高个子“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变得柜台里的小伙计要站起来往外望才能看到的矮了半截的人时,他那复杂的性格,他那悲惨的一生,就在这曲尺形柜台前一高一低的线条变化中得到了显示,令人过目不忘。鲁迅小说人物几乎都是这样像刀刻线构成。满脸皱纹的老年润土;双脚分开如一瘦脚伶仃的圆规的杨二嫂;忧愁地坐在门槛上吸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七斤等等,都是概括性强,轮廓鲜明的线刻人物。尤其是生命行将结束的祥林嫂,那花白的头发,瘦削不堪的黄中带黑的脸,手中的竹篮破碗,下端开裂的高于她的长竿,特别是眼珠间或一轮活画了她的神态。这不分明是一幅只有高明的黑白木刻家才能刻画出的人物肖像吗?人物一生的悲惨际遇,人物的期望与绝望全都凝缩定格———仿佛是木刻似的。

人物形象是如此,鲁迅小说的场景描绘也散发着浓浓的线刻意味。《药》的最后,阴森森的墓地的中间有一条歪歪斜斜的细路,宛如高明而又大胆的画家在画面中心划了一条曲线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层层迭迭馒头似的丛冢形成圆弧充满画面;枯草如铜丝支支直立;一株没有叶的树枝干笔直,上面铁铸一般站着一只乌鸦。就在这直线与曲线构成的背景里,两位母亲来祭奠各自的儿子,在路的左右两边。瑜的坟上,突兀的出现了一个圆圆的有红白花的一圈,成为夺人视线的画面中心。多么道地的一幅黑白木刻版画!精心的构图和娴熟的刀法将线条与黑白的魅力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小说所要揭示的意蕴和所欲渲染的气氛在这生动的刻画中得到充分展现。

当然,文学作品与黑白木刻版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说鲁迅的小说形象是黑白木刻带有修辞色彩。但是,如果你有欣赏黑白木刻版画的审美经验是不难体味到那些文学形象散发着的浓郁黑白木刻意味的。鲁迅小说问世以来,为其作品插图或者根据其作品改编创作的绘画作品大多数采用黑白木刻的形式,这绝非偶然,那些文学形象与黑白木刻形象在造型上有一脉相通之处。

鲁迅小说艺术形象的浓郁的黑白木刻韵味,会令人自然地联想到鲁迅对黑白木刻版画的喜爱。

鲁迅自幼热爱美术。留学日本时为实现疗救国人精神疾病的理想,他弃学医而治文学与美术,在美术上下了不亚于文学的工夫,尤其对新潮的西方各种美术流派有着较深入的涉猎和了解。回国后任当时教育部主管图书、博物和美术的官员,更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他一生不倦地收集画册,收藏了大量各画种、各流派的作品。鲁迅对美术可谓知之甚深。在所有的美术作品里,他最青睐版画,特别是对黑白木刻版画倍加偏爱。他收藏的美术作品以版画为最多,整理出版了的和准备出版的美术作品也以版画、黑白木刻为主。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公认的导师。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十年里,提倡、扶持、培养新兴的木刻艺术和年轻的木刻艺术家是他于文学之外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鲁迅为何如此钟爱版画,尤其是黑白木刻版画呢?一般而言,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中木刻艺术反映生活、表现人民抗争的便捷性和易于复制流传的普及性因而大力提倡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不应成为问题全部的解释。鲁迅对黑白木刻的钟爱有其更深层次的属于他所特有的原因,是这一缘由使他对黑白木刻倍加青睐,也使他创作的文学形象具有黑白木刻的造型效果。

童年接受的艺术滋养对一个人审美趣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鲁迅对黑白木刻的喜爱与他早年受到的美术熏陶有渊源的关系。像所有的儿童一样,儿时的鲁迅喜欢看画也喜欢画画。只不过,他似乎要比一般的孩子对画儿更为敏感,更为着迷。最早进入这个敏感的孩子的视野的绘画作品是在中国有着悠久传统的木版年画,这些年画给了鲁迅以难以磨灭的印象,成年以后他还清晰地记着约6岁时窗前贴着的“花纸”上的内容。后来,木版书籍的插图又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当保姆为他寻找到让他心里痒痒了好久的绘图本《山海经》时他激动得“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①。黑白木刻版画给童年鲁迅的审美 *** 竟然如此强烈。在强烈的震动中鲁迅开始了他一生再也未曾中断的画册收藏活动。除了欣赏和收集,童年以至少年时的鲁迅还十分投入地动手描摹一些书籍中的绣像插图。他描了很多,集了厚厚的几大本。同时,鲁迅还经常到绍兴城里的木刻作坊、印纸作坊去观看木刻作品雕版刻印的工艺过程,加深对木刻版画的了解。就这样,传统的木刻版画像雨露一样滋润着少年鲁迅的心田,给了他最初的也是最深入的美术教育,赐予了他对黑白木刻版画的感知、理解和把握的能力。那黑与白的对比与调和,那线的律动和韵味,都深深地印在了少年鲁迅的心里,成为他终生不渝的黑白木刻情结。

一种真正的艺术上的审美趣味实质上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体现,鲁迅对黑白木刻版画的喜爱基于他童年时形成的爱好,更是他全部人生感悟和气质精神的必然的选择。在木刻作品中,鲁迅最为欣赏的是珂勒惠支②等人的新兴创作木刻。他珍藏着梅斐尔德为小说《士敏土》所作的十幅木刻版画插图的原拓,他收藏的珂勒惠支的版画在远东堪称第一。他为当时的木刻青年们提供的艺术参考也主要是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版画以黑与白的鲜明对比和率直有力的刀法制造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精神的冲击力,如同在困境中不甘灭亡的猛兽高声呐喊一样,将生活于充满矛盾、混乱的社会,遭受着战争阴影威胁的人民的苦难、绝望、彷徨与抗争 *** 裸地展示在人们眼前。这里没有绚丽的色彩粉饰,没有娇柔造作的姿态,有的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愤怒之情的淋漓宣泄。画面上充满着凛冽的气质、批判的精神,也流露着一种无奈的悲凉。这些恰恰与鲁迅的精神气质相通。鲁迅是一位敢于直面现实的冷峻率真的人,他生存于其中的那个时间与空间弥漫着无际涯的黑暗。许多人都感到了这种黑暗,但是鲁迅对黑暗的感受要比别的人来得更加强烈和深刻。他自小遭家庭变故,在从小康到困顿的衰落中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敏感而倔强的心灵从此蒙上终生难以除却的悲凉与孤寂的阴影。他一生求索奋斗,却常常受到各方面的明枪暗箭的打击,险恶的环境使他运交华盖,四处碰壁。他痛感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没有窗子的铁屋子,暗无天日;像一个黑色的大染缸,什么东西放进去都黑了。“风雨如磐暗故园”,“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如磐夜气压重楼”,“万家墨面没蒿莱”,这是何等样凝重、悲苦的感觉。令人窒息的黑暗,有的人习惯了,麻木了,甚或融入其中且欣欣然,却促使着鲁迅对黑暗社会本质的深切思考,激发着他决不屈服、绝不宽容的彻底反抗精神。他说:“我常常觉得惟有‘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偏要向这些绝望作战,所以有许多偏激的声音。”③于是,他拿起如椽的笔与那黑暗抗争。他从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选取创作题材,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他一边大声呐喊,一边又排遣不掉心中那团上下求索而不得的孤独与彷徨。如此的人生体验,如此的心境,恰与在地球另一面的珂勒惠支等现代木刻家们共鸣共振。这是些同样真诚敏感,同样关心人类命运,同样热爱人民的艺术家。他们心中郁积着相同的心理能量———对黑暗势力的痛恨,对人民不幸的同情。显然,这样的心理场中是难以开放出色彩缤纷,千娇百媚的艺术花朵,只能产生由粗砺、直硬、扭曲的线条构成的黑白色调的粗犷、悲怆、凄冷的艺术形象。所以虽然鲁迅与珂勒惠支等版画家艺术创作的手段不同,但是,因着一种精神气质上的相似,再由于鲁迅早年就形成的对黑白木刻的倾心喜爱,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就有着一种惊人的相似性。可以这样认为,鲁迅先生特别喜欢黑白创作木刻,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精神气质上的同声相求。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同构,使得鲁迅的小说形象与珂勒惠支等人的创作木刻形象同形。他们的异曲同工是由于他们在同一个大的时代层面上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与审美选择。

鲁迅是一位艺术家,他对黑白创作木刻的钟爱也是他在艺术上取舍追求的必然。鲁迅与当时许多文艺家一样,既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深谙中华艺术的精髓,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主张。他看重简洁、明快、刚健、质朴的文风,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将意思传给别人宁可什么也没有。他追求极概括极俭省极传神地表现对象而不去逼真到摹写对象。黑白木刻正是具有鲁迅所欣赏的艺术品格的一种艺术。黑白木刻最为简洁含蓄,它只有黑白二色,单纯之极,简洁之极,却决不单调,它把一个原本色彩绚丽的世界抽象、升华,以黑白变化去暗示那无限丰富的色彩,并由此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黑与白以比彩色更强的表现力演示出更深邃的艺术空间。而造成黑白的各种线更具有明快概括的表现力。曲直、粗细、长短、刚柔等各具韵律的线条,既勾勒着物象,又直接抒 *** 感,具有艺术表现的高度自由。看似单纯的艺术以最符合艺术规律的方式表现着无限丰富的人类生活。这些独特的表现方法使黑白木刻能很好地贴近生活又不拘泥于现实的表象,创造出容量更大,精神力量更强的艺术世界。黑白木刻具有的这些艺术特色与鲁迅小说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特点比照,不是如出自一辙吗?应该说,黑白木刻艺术的造型特点非常符合鲁迅的艺术主张,鲁迅偏爱它们是很自然的事情。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对黑白木刻的喜爱是一种源于个人爱好之上的富有理性的选择,这种选择体现着他的个性气质和艺术追求,也辉映着时代的要求。这是我们理解鲁迅先生何以对黑白木刻特别钟情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的小说中艺术形象造型富有鲜明的黑白木刻特征的原因。这对于认识和理解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有着重要意义。

〔注〕①鲁迅:《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②珂勒惠支(1867~1954),德国女版画家、雕塑家。毕生为人类进步事业斗争,全力关注穷苦无告的人们的问题和遭遇。版画作品吸收了表现派艺术的技巧,充分发挥黑白、线条和构图的作用,有很强的形式感和艺术性。版画作品最早由鲁迅介绍到中国。③鲁迅1925年3月18日致许广平的信。(责任编辑 翟得尧)

形象造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形象造型设计、形象造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