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可染韶山 >

李可染韶山

来源 一笑倾城网
2024-06-28 15:27:15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可染韶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

李可染山水画作品有为祖国山河立传、李家山水、牛和牧童等。

1、为祖国山河立传。

是李可染的夙愿,而李可染在现代中国画领域的开拓性贡献,正是他那被誉为“李家山水”的山水画。早在1942年,在重庆的李可染就认识到要从事中国画革新,必须具备对传统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因此确立了“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勇气打出来”的基本路径。

在《谈对中国画改造的看法》一文中,李可染提出了“改造中国画首要第一条”:“必须挖掘已经堵塞了六七百年的创作源泉。什么是创作源泉,古人说是'造化’,我们现在应当更进一步的说是'生活’。” 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是李可染的断然选择。20世纪50年代,他展开了大规模的写生,每一次写生都倾注了自己对中国画发展的冥思苦想。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1956年,李可染进行了一次行程数万余里的写生。

他自述到:“这次写生,时间长达七、八个月之久,遍历太湖、杭州、绍兴、雁荡山、黄山、岳麓山、韶山、三峡、重庆……”他后来说:“没有1956年,就没有后来的作品”。这一次写生,从“对景写生”发展到了“对景创作”。1959年,李可染又南下桂林写生。此后人们发现,桂林山水成为了李可染后来百画不厌的题材,也构成了“李家山水”的重要风格来源。

2、李家山水。

给人一种山势扑面而来的感觉。李可染摒弃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法”,他喜欢满构图,如有空白也常常会用大段的题款加以补足,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大多取的“平远法”在“李家山水”这里也一变为“仰视法”,山体因此显得顶天立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厅里,三幅《万山红遍》因为其鲜艳的颜色而显得十分抢眼。

人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李可染大部分山水画都是“以墨胜彩”(吴作人评语),而借“黑”出奇正是李可染山水画变革的一大独创。在光线处理上,李可染则借鉴西画的测光、逆光手法来表现山的神秘与雄浑。受老师黄宾虹的影响,李可染“惜白如金”,在“李家山水”中,瀑布、梯田、小屋的高光留白总能成为画中的“点睛之笔”。

李可染的学生、中国著名国画家范曾有这样一句评语:“于中国山水画史上,有两艘锦缆宝筏,李可染和傅抱石,已然被公认为黄宾虹以后不争的伟大存在。李可染独创的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李家山水”,形成了“黑、满、重、亮”的崭新山水画图式,将中国山水画的变革向前推了一大步。

3、牛和牧童。

李可染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李可染画牛始于20世纪40年代。李可染画牛不断,直到生命结束。 1980年,在人民画报社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李可染受邀欣然为人民画报作画以示纪念。可染先生赠给我们的画正是以牛和牧童为题材。

画面上,两个天真活泼的牧童分别坐在牛背上,似乎正在对话,简单几笔画成的两头牛看形神兼备,有一种让人莞尔的可爱之气。画的上方,可染先生题跋曰:“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牵犁驾车,终生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肉,无不有用。形容无华,器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画之”。

徐州的民间国宝是什么

专家评审团将和徐州文物专家、收藏知名人士等进行认真合议,推选出张先生的李可染画作《青绿山水革命圣地韶山》成为徐州“民间国宝”。最后就是这么一幅画是最后的胜出者!

张振宇的画有收藏价值吗

作为国内著名的收藏大家,张振宇的收藏足以支撑一个博物馆,他收藏古画里的宋元明清,从书画、器物到油画都有。2012年张振宇曾以1.242亿元买过李可染红色经典《韶山》,他收藏有多张顶级的任伯年作品,2011年,他收藏的任伯年《华祝三多图》以1.67亿元成功拍出,成为海派绘画第一件过亿拍品。跨入收藏界30多年来,张振宇收藏了十几幅陈逸飞的油画,冷军的作品也有3张,如今,他又把目光投向了新一代的超现实画家张青,收藏逻辑是一脉相承的,此举足以引发收藏界的理性思考,也使得人们把目光聚焦于张青这位新一代的超现实主义画家身上。

韶山的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韶山(中国画,设色纸本)

作者:李可染(1907—1989)

创作时间:1974年

规格:141.5×243 cm(约30.9平尺)

钤印:可染、革命圣地

题识:韶山 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一九七四年可染敬写于北京

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诞生在韶山这座农舍里。并在这里度过他光辉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九二五年毛主席亲自在这里建立了革命组织雪耻会,发展了韶山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韶山党支部。一九二七年毛主席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曾在这里开过农民干部和农民的座谈会。解放后这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瞻仰学习的革命圣地。

李可染韶山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可染韶山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最新文章